手术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摘要】 观察手术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 2025 年 9 月~2025 年 3 月之间经手术治疗的 15 例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 JOA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5 例患者中,2 例术后无明显缓解,13 例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前术后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着差异。[结论]短节段整块揭盖减压与蚕食减压相结合为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较好的一种手术方式。【关键词】 氟骨症性 胸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是由于氟摄入过多造成胸椎增生、韧带肥厚、骨化,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以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的症状和体征,本病治疗复杂、风险大,本科自 2025 年 9 月~2025 年 3 月手术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 15 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5 例,其中男性 9 例,女性 6 例;年龄 35~65 岁,平均岁;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为个月~4 年,平均个月;以上病例的诊断,根据高氟区生活史、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血氟、尿氟测定而确定。 临床表现 本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麻木、乏力,逐渐加重,晚期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甚至截瘫。本组 15 例中,下肢麻木 11 例,腰腿痛苦 6 例,病变平面以下感觉减退 10 例,胸腹部有束带感 7 例,下肢肌力减退 6 例,腱反射活跃 9 例,病理征阳性 11 例,肋间神经烧灼样痛苦 1 例,二便困难 3 例,截瘫 1 例。15 例中 11 例有氟斑牙表现。本组病例行 X 线、CT 检查,表现为胸椎骨质硬化、密度增高、骨小梁粗密、椎体石样变、骨桥形成、脊柱周围及椎管内韧带和软组织的钙化或骨化;同时,前臂或小腿骨间膜、骨盆、四肢、胸廓、头颅片均出现不同程度密度增高;MRI 检查显示:椎骨及椎管内韧带信号减低,呈长T1 及短 T2 信号,脊髓受压变细水肿者呈波浪样改变,灶状变性者呈斑状长 T1 及长 T2信号强度。 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全椎板减压术,切除范围包括全椎板及内侧小关节突,上下应超过病变范围一个椎板。减压方法为短节段整块揭盖减压与蚕食减压相结合;手术的椎板节段显露清楚后,以磨钻或尖嘴咬骨钳于双侧横突与关节突之间的凹陷处开槽,行短节段整块跳跃式揭盖减压;对于有肋间神经症状的同时进行神经根管减压;术中术后常规使用甲强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