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族音乐资源培育专业特色 [论文关键词] 挖掘 民族音乐 培育 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 广西师范学院新世纪广西高教教改重点项目《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讨论与实践》,以民族特色课程为主线,贯穿于音乐学专业人才培育方案和整个专业教育全程,以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特点为专业培育目标,着力培育专业特色,培育具有较高艺术综合能力和修养的、能传授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服务广西经济社会进展的艺术专门人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经济高速进展,大学教育已成为平民教育,广西高校开设音乐学专业的学校也从原来几所增加到十几所。在众多院校开设音乐学专业的情况下,广西师范学院如何立足地方需求?如何科学定位专业培育目标?我院音乐学专业以《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讨论与实践》项目为改革内容,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讨论实践方案,获得初步成效。 一、项目成果的基本内容 (一)根据音乐学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制订业人才培育方案 2025 年底,课题《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专业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讨论与实践》获得立项,项目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老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参考了多所艺术院校的人才培育方案,结合民族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内容进行设计,构建了“2+2”阶段+“板块”模式的课程体系。即前 2 年主要安排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培育学生文化基本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打牢专业学科基础;后 2 年为专业教育阶段,主要安排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拓展能力。“板块”就是将所有课程分为公共文化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几个板块(与广西师范学院全院的学分制改革同步实施)。通过不同的板块课程相互交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同需求,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阶段”和“板块”的融合,将人才培育方案中的学校课程(约 180 学时,10 学分)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开设课程,把地方优秀的民族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到人才培育全过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突出民族音乐课程内容比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素养得到和谐进展。 项目通过三年实施,经过多方反馈和系学术委员会论证,制订了广西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 08 级人才培育方案,并收录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师范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学习指南〉》。 (二)系列课程建设的深化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