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化工生产区域内非生产性作业的安全管理2025 年 2 月 19 日 20 时左右,某工程公司在氟聚厂冷冻盐水池施工,用环氧树脂对盐水池进行防腐,发生火灾事故,烧伤 2 人。事故原因:防腐操作时现场无通风装置;现场用碘钨灯照明,温度过高。2025 年 2 月 20 日,在某电化厂 PVC 车间 9#釜施工现场的外来施工队人员在一平台上割水管,水刺出,同平台一检测、修理人员躲避时碰到轴向磨光机,腿部割伤。事故原因:同平台检测、修理没有协调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没有预防措施。上述 2 起事故,尽管是外来施工人员在生产区域内的非生产性作业,但事故的发生同样给企业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化工生产具备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生产作业连续且作业环境复杂的危险特性,而外来施工人员一般不熟悉施工单位、现场的生产工艺,不了解施工单位的生产情况、安全特点,不具备应有的应变处理能力,对他们从事生产尤其是在进入化工危险要害的岗位作业区域内的非生产性作业时,如何有效进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化工生产和顺利进行呢?一、 安全教育作业人员进入该区域作业之前,必须经安全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了解装置的安全特性,明确告知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和工作范围,并由安全部门在非生产性工作票上填写“安全教育及其注意事项”。凡外来人员进入危险要害区域“岗位”必须经厂保卫部门审批、登记,并在接待部门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危险要害区域(岗位)。二、 非生产性作业现场安全交底由委托单位会同安全部门、施工单位、施工所在单位等四方进行交底。告知现场情况、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发生意外的紧急避险措施,由安全部门在工作票上填写“安全措施”。三、 建立非生产性作业工作票制度非生产性作业工作票由工作项目委托单位出具,并填写好“作业地点”、“作业内容”等有关事项。四、 非生产性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1. 施工所在单位应为非生产性作业制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要为特别环境下作业的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用具,并保证作业人员能正确合理使用。2. 施工所在单位必须指派熟悉本单位生产工艺,了解本单位生产情况、安全特点,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的人进行监护。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听从监护人员的指导,不允许随意行事,监护人有权在作业人员不听劝阻时勒令其停止作业。3. 非生产性作业人员要家有关安全法规和规定,详细了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