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VIP免费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_第1页
1/23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_第2页
2/23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_第3页
3/23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化学考查特点:1.考察范围广、深度浅、考“面”上的内容多。2.难度逐年降低,较难知识点近些年考察很少。3.删除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内容。一、中药化学学习指导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化学结构”为核心,以“总论”为基础。以“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为主线。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全面学习、重点掌握一、中药化学二、研究对象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1.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如麻黄碱、甘草皂苷、芦丁、大黄素。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二者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过去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现在发现新的生物活性(某些蛋白质,氨基酸、多糖)。鹧鸪氨酸(驱虫);天花粉蛋白(引产);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第一节绪论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1.浸渍法特点: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的中药。缺点:时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2.渗漉法特点:提取效率高,不加热,不破坏成分。3.煎煮法必须以水为溶剂。缺点: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4.回流提取法优点:效率较高缺点:不适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优点: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不适用遇热破坏成分。6.水蒸气蒸馏法适于具有挥发性的有效成分提取。7.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如樟树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8.超声提取法利用超声波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最常用CO2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物质。优点3.低温下提取,对“热敏性”成分尤其适用。缺点对极性大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差,设备造价高。(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结晶及重结晶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异。①结晶的条件结晶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溶剂。③溶剂的选择b.高温对结晶物质溶解度大,低温溶解度小。c.对杂质的溶解度或者很大(待重结晶物质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者很小(待重结晶物质溶解在溶剂里,过滤除去杂质)。⑤化合物纯度的判定方法a.结晶形态与色泽:结晶均匀、一致。b.熔点与熔距:熔点明确、熔距敏锐(1~2℃)c.色谱法:三种以上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d.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2)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极性差异分离①水提醇沉法:多糖、蛋白质等沉淀②醇提水沉法:树脂、叶绿素等亲脂性成分。(3)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①酸提取碱沉淀:生物碱提取分离。②碱提取酸沉淀: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1)液-液萃取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K不同而达到分离。(5)液-液分配柱色谱正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氰基(-CN)与氨基(-NH)反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固定相石蜡油、RP-2、RP-8及RP-18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1)物理吸附无选择性,过程可逆,应用最广。①硅胶、氧化铝——极性吸附剂②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2)极性及其强弱判断极性表示分子中电荷不对称程度,与偶极矩、极化度、介电常数有关。(4)吸附柱色谱用于物质分离的注意事项②尽可能选用极性小的溶剂装柱和溶解样品;④酸性物质用硅胶,碱性物质用氧化铝;⑤TLC组分Rf达到0.2~0.3时溶剂可用于柱色谱。(5)聚酰胺柱层析吸附原理:聚酰胺不溶于水及常用有机溶剂,对碱稳定,对酸(尤其无机酸)稳定性较差。原理为“氢键吸附”。吸附规律:A.酚羟基数目:酚羟基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B.酚羟基位置: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C.分子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D.洗脱溶剂的影响:水<甲醇<丙酮<稀氢氧化钠<甲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