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摘要: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幸存者,或多或少会遗留有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恰当的调养方法,连续的治疗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及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功能康复护理 大多数人认为治疗才是针对伤病者健康的重要问题,往往对其护理涉及不多。事实上象中风患者,留有多种如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的后遗症,象痴呆、偏瘫、大小便失禁、情感障碍等在短期内又难以康复,往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提高人们护理观念,普及护理知识,则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1 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认为,人患病后心理状态和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性。个别因性别、气质、职业、修养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心理活动方面表现亦有不同。有的患者能逐渐适应新环境,达到自我调节,而有的患者适应性差,建立不起自我调节,不良心态和恶性刺激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多器官、多功能失调而对肌体产生不利影响。护理工作中,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针对早期发现的问题,及时实行心理疏导法,这对患者顺利渡过恢复期很有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悲伤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说明不同的心理改变可影响不同的脏腑功能。很多患者有自弃心理,尤其是后遗症重、生活无法自理者,更易产生焦虑、恐惧、自厌情绪,表现为急躁易怒、悲伤啼哭或冷漠,甚至拒绝治疗或自杀。这些负面情绪对康复治疗非常不利,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患者的知心朋友,深化了解患者思想状况,尊重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告知患者所有症状通过坚韧锻炼,均可在 1~3年内逐步改善,使患者摆脱苦恼,保持积极心态,因人制宜实施心理护理,解开患者心中郁结。耐心的向患者解释要以宽容、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能以情乱气,不要过怒、过思,只有心平气和才利于疾病康复。 2 饮食护理 饮食结构应调整为足量高蛋白、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低脂肪。喂食时让患者取半坐位,将少量食物由患者健侧放入口中,以利下行。如患者吞咽反射障碍则以半流质饮食为宜,并防止呛咳。食后漱口避开食物残留在口腔。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糖为原则,阴虚者给予甘凉食物,如绿豆、小米等;阳虚者宜食甘温食物,如麦面、胡萝卜等;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