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创新教育 培育信息素养型人才 【摘 要】信息时代,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培育其创新能力的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育。文章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介绍了信息素养型人才所具备的特点,并就如何强化高校学生创新教育,培育信息素养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培育出适应时代进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型人才 1 信息素养及其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猎取、评价、整理和发布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技能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它包括信息的猎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等,它是信息社会中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2 创新教育与信息素养能力培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育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以培育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创新兴趣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着重讨论与解决在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创新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生产、传播和利用知识和信息。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信息素养,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猎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分辨与协调能力,具有接受相关学科的信息启发能力,才能具有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制造新信息的能力,才能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在知识信息急剧增加并且老化加速的形势下,一个人假如没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要想创新是不可思议的。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和能力,而这种素养和能力只有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才能获得。 3 信息素养型人才的标准 1998 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猎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制造性地使用信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制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法律规范;能积极参加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4 信息素养型人才的培育策略 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培育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