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粗体字(1 先自度.其足((2 吾忘持度.((3 宁.信度(2、翻译下列句子。(1 市罢,遂不得履。(2 何不试之以足?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粗体词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之鄙有二僧②吾欲之南海③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④子何恃而往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 分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三、北人生而不识菱(1 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 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 坐:因为。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1 仕于南方仕:(2 席上食菱食:(3 欲以去热也以:欲以去热也去: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o1四、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② 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③ 饯行于郊衢.(..④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五、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