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大纲说明 ◎ 虚词用法例释◎ 考试虚词要求 ◎ 虚词基础知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虚词解决方法高考文言文虚词高考文言文虚词◎ 考试对虚词要求 一 :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 18 个文言虚词 :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 :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返回高考文言文虚词高考文言文虚词文言常用虚词【而】。本义阐析 : “ 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 连词用法(2) 代词用法(3) 复合虚词(4) 其他用法(5) 示例演示返回文言常用虚词1) 表并列,今译为 : 而且、又。例释 : 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 《过秦论》 ) ⑤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 表顺承,今译为 : 就、才、接着。例释 : ①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 ) ⑤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石钟山记》 )3) 表递进,译为 : 并且、而且。例释 :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师说》 ) ②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鸿门宴》 )(1) 连词用法文言常用虚词4) 表转折,今译为 : 却、但。例释 :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 · 劝学》 )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④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归去来兮辞》 ) ⑤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 《石钟山记》 )5) 表假设,今译为 : 如果、假使。例释 : ①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