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18 年教师集体备课计划一、指导思想备课是搞好教案工作、提高教案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我们决定进一步改进集体备课,开展备课改革。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案质量。二、主要措施1、制订计划。学期初,由教研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中心发言人及研讨主题,提前三天通知。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内容后,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案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2、磨课实践。首先集体研讨,由主备人写出教案,并执教。参与听课的老师评课,指出课堂教案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对教案进行二度修改。个人执教可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写出个性的教案设计方案并付诸教案实践,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案设计,以求最佳效果。3、反思提炼。在教案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案情况,2/7反馈教案效果,对教案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案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案水平。3/72018 年集体备课制度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条件。备课期间任课教师必须了解本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任务;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熟悉掌握教案大纲的基本要求;明确教案目的,注重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的讲解方法。依据教案大纲,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认真学习教案有关规章制度;学习教案基本原则;依据教案大纲,深透钻研并掌握教材内容;确定教案方法和教具;写出教案和讲稿,并进行必要的预讲演练。确定教案方法,如:启发式、学导式、以问题为中心教案法等;写出教案讲课或提纲,并进行试讲。一、制度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取得满意教案效果的先决条件。集体备课由教务主任主持,使每位教师在备课期间了解本门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任务;了解前期相关课程教案情况和学生知识基础;认真学习教案有关规章制度;学习教案基本原则;依据教案大纲,深透钻研并掌握教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