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题:《鱼化石》教学设计课例撰写: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陈惠指导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富霄菱【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现代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高度的凝练性与鲜明的节奏性,是一种适合学生朗读的文学体裁。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对于现代诗歌阅读的教学建议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重音和韵律。(2)能学会知人论世的解读诗歌的方法,阐述诗歌的主旨。(3)能通过想象或联想,说出作者表达的情感。(4)能找到诗歌主要意象,说出其表达意境。(5)能找到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方式和表现手法,说出其好处。(6)能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品味关键词语的精妙。(7)能说出诗歌在篇章结构上的主要特点。(8)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诗歌的意蕴,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启示。(9)能掌握诗歌体裁的一般特征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10)能仿写或续写一段诗歌,初步尝试现代诗的创作。【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鱼化石》是北京版 14 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它属于一首哲理诗,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之后,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鱼化石》以隐喻的方式“借鱼被石化的悲哀”写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悲剧。诗评家谢冕说道:“《鱼化石》当然有诗人自传的性质,但它提供了典型的意义。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这是个人遭际与时代风云的叠合。”所以在教学重点的处理上,把握诗人的构思,按照诗人的情感历程去捕捉“鱼的石化”与“石化的鱼”的不同意象,体会重点语句,分析重点词语,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诗情诗味。教学的难点设置在如何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理解诗的意象,通过知人论世来解读诗歌的创作背景,阐述诗歌的主旨及作者的感悟。并通过想象或联想,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诗歌的意蕴,说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人生启示。2.学生情况分析艾青的《鱼化石》语句平实、淳朴、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文本的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没有任何障碍,无需注释,一读就懂。所以解读品析诗的内容,把握诗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进行恰当的朗读指导,没有较大难度。但是诗中作者得出启示、感悟与前面描述鱼的经历是完全脱节的,学生理解难度大,教学中必须链接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然后通过分析、引导来理解“以物2喻人”的写法。通过启发联想,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作品的深刻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