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营销模式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 70 年代预言人类的经济形态将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步入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将精心设计并销售体验。《体验经济》的作者派恩指出: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以个性化的方式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体验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旅游这种方式为人们亲身体验外部世界提供了一条途径,但是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所能提供的体验模式是存在差异的,旅游企业应结合旅游产品的自身特性运用体验营销的多种模式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一、体验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体验营销 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进展,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循着理性消费阶段、感觉消费阶段和感性消费阶段的进程进展。在理性消费阶段,消费者看中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企业所选择的营销战略应以质量战略为中心。而当人们购买产品的重点转向那些能够满足自己情绪层次、社会需要层次和具有身份标识意义的商品群时,感觉消费阶段就到来了。相应地,企业应选择形象战略作为自己的指导性战略。而进入感性消费阶段后,消费观念是对商品的标记价值的需求居主导地位,并开始考虑到环境和社会的需要。感性消费体现了高技术基础上的追求自我的个性化取向与关注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化取向双重主题。 这里所提到的标记价值是指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所暗示的商品价值的非物质形态的侧面,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识别商品所具有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市场营销中一般把这种具有符号象征性的消费称为象征性消费,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另一方面,消费者不仅消费商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商品所象征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包括消费时的心情、美感、氛围、气派和情调。 旅游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较高层次的需要。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潮流、一种生活方式,它在向他人传递出地位、身份、情趣等信息的同时,让旅游者亲身体验别样的生活,领略异地的风情,感受大千世界的异彩纷呈。旅游的过程中他们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延伸自己的探究欲求,变换自己的社会角色,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淀。在这样一个摆脱了日常束缚、转换了身份角色的旅游过程中,人们追求的是外界对身心的刺激所带来的愉悦感受。旅游的内在需要决定了旅游消费中更多的是感性消费的成分。 体验营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