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养殖环境调研报告 近年来,XX 市畜牧水产养殖方式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逐步转变,规模养殖场建设进展较快,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户)不断涌现,促进了我市畜牧业的进展。但是,随着规模养殖的进展,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以及饲料兽药残留物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控制规模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刻不容缓。 一、XX 市畜禽养殖现状 截止 20XX 年底,全市畜禽牛存栏达万头、羊存栏万只、猪万头、禽类年末存栏万只;全年牛出栏万头、羊出栏万只、生猪出栏万头、禽类出笼万羽。我市共有各类养殖大户 400 余户,其中规模养殖场达到 144 个,年出栏 100 头以上规模养牛场 1个、年出栏 300 头以上规模养羊场 11 个、出年栏生猪 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 97 个、年存栏 1 万羽规模蛋禽场 1 个。这些养殖场大多数没有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据调查,绝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基本都建于对居民会产生环境影响的区域内,一些乡镇的畜禽养殖场甚至就建在居民区内,距离周边居民或水源地都比较近,由于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没有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尤其是散养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向鱼塘、沟渠、农田,再加上养殖场选址不当,不仅对周边地区环境构成威胁,而且在部分乡镇已经造成了畜禽养殖场与周边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 二、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规模化养殖布局不合理。我市畜牧业逐步向集中化、规模化进展进展。但我市规模化进展进程中存在着畜禽养殖场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个别乡镇只有几家养殖场,而有的乡镇却存在十几家,其中有的村都存在好几家,并且紧紧相连。畜禽所产生的排泄物较为集中,加之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囤积,对人和畜禽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不当。养殖者滥用抗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品,其产生的后果就是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及污染。 (三)畜禽废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养殖业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农业和畜牧业的脱节,导致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分离,养殖者不种地,畜禽粪便及废弃物不能及时还田消纳。我市乃至全州较为缺乏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而同时化学工业的迅速进展,化肥的产量大,价格低,从而导致大量畜禽粪便、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四)养殖场建设的监管力度不够。我市养殖场大多数没有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在养殖场新建过程中环保部门仅对部分大型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