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品牌建设 【摘要】目前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先把品牌塑造好,谁就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坐收其利,成为市场的主导;否则,就会被无情的淘汰。本文以民办高校的含义和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对民办高校如何运用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搞好自身进展进行了仔细阐述。 【关键词】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品牌营销 民办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办学方式,良好的学校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政府和公司企业的赞助,解决资金链中首要的“投资”问题。有了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学校可以改善教学设施和老师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良好的办学质量,意味着学生将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学生荣誉感、家长认可度都将得到增强,并通过媒体、口头传播等形式,建立学校的良好口碑,进而吸引社会中更多生源择校、入学,由此形成民办学校的良性运营。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建设模式还不成熟。 一、民办高校品牌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品牌,其重要的科学含义之一是“品牌具有一定特别品质,稳定性和一定标准,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民办高校想要有自己的教育品牌,首先就要准确理解现代意义的品牌概念和内涵,并要在办学行为中认仔细真地落实。 “具备特别品质”的要求,对教育而言可理解为要有特色。所谓特色,人们给出了通俗性地解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改”。达到这一标准并未完全满足教育品牌的要求,不仅要有特色,而且应具有稳定性;不仅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还要得到社会、家长、考生和人才市场的认可。具备如此标准的特别品质的学校、专业、课程、育人模式的我国民办高校,有但为数不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必须要以唯物的态度,正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民办高校办学历史普遍较短,底子薄,经验少,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所提供的内功不强,而教育品牌恰恰需要的是时间过程的积淀和凝练,成功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和办学内功的厚重与过硬。 简单的说民办高校的品牌应是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形象力、竞争力、文化力、联想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完美统一。 二、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的民办高校缺乏品牌效应 在世界上,有许多的民办、私立高校是人们所心仪向往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加拿大的渥太华大学;菲律宾的马尼拉阿特尼奥大学;哥伦比亚的哈维尔利亚那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的名字一说就如雷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