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金融企业 [摘要进展民营金融企业,已得到政策认可,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探究的新问题。支持非公经济进入金融服务业,充分发挥民营金融企业的功能和功能,需要处理好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的关系,金融竞争和金融合作的关系,进入金融领域和退出金融领域的关系,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 [民营金融企业;关系 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当前,进展民营金融企业,已得到政策认可,但是仍存在许多需要探究的新问题。本文主要就当前进展农村民营金融企业需要妥善处理的四个重要关系略述浅见。 一、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的关系 非公经济重点是进入城市金融领域,还是进入农村金融领域?这是面临的重大选择。正确处理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当前非公经济在金融领域的主要方向,影响着民营金融企业功能和功能的发挥。实现城乡经济的和谐进展,城乡金融的良性互动,要求我们支持非公经济主要进入农村金融领域,重点进展农村民营金融企业。 当前,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严重失衡,极不协调。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化运作,在信贷方面进一步向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倾斜,大量撤并县以下金融机构。股份制中小型商业银行,基本上集中于城市,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是如此。城市金融业已趋于饱和,农村金融业却甚为薄弱。农村金融主体单一,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信用社势单力薄,好似一个体弱多病的瘦汉,却要他挑起超出自身能力的重担,其结果只能事和愿违。农信社有可能垄断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市场由于缺乏竞争将导致严重后果。新问题还不仅在于此。农村进展资金原来就严重匮乏,农村个私经济融资原来就极为困难,但是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却日益加剧。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渠道,大量流入城市。即使是农村信用社,也出现了“嫌贫爱富、避农支工、离乡进城”的现象。 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本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但是,长期存在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金融的二元结构;而城乡金融进展的严重不平衡,又使城乡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农村金融的薄弱,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了城镇化进程,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影响了扩大内需,使得城市相当一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难以发挥功能。这一切不利于城乡经济稳定持续地进展,进而对城市金融产生不利影响。正确处理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的关系,支持非公经济重点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