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析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截至2004年12月,已有129个国家及地区批准加入议定书,议定书将于2005年2月 16 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2012年前,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 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实行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1)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3)可以采纳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4)可以采纳“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实行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该议定书确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占第一位,我国是缔约国之一,虽然在 2025 年之前不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任务,但是可以通过“清洁进展机制”,由减排获得我国进展急需的资金,也为承担减排温室气体任务积累技术和经验,这就必须讨论各部门减排二氧化碳的有用技术。为此,本文根据水泥生产工艺,从理论上分析水泥生产中削减排放二氧化碳的措施和效果。2 水泥生产通常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包括:由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水泥熟料必需的氧化钙的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煅烧水泥熟料和烘干原料用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含氧化钙 65%左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3=CaO+CO2 每生成 1 份 CaO 同时生成 0.7857 份 CO2,所以每生产 1t 水泥熟料生成 0.511t CO2。 水泥厂用的燃料煤发热量为 22000kJ/㎏时,约含有 65%左右的固定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C+ O2=CO2 碳完全燃烧时,每吨煤产生 2.38t CO2。 水泥生产过程所用燃料分为熟料烧成用燃料和原燃料烘干用燃料,熟料烧成用燃料的多少与生产水泥熟料的生产工艺及规模有关,现行我国各水泥生产工艺、规模和热耗、烧成用煤的关系见表 1。烘干用燃料的多少与对余热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