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病预防和监管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进展,职业病的危害已从传统的造船业、化工业、采矿业、机械制造业向木材加工、石料加工、皮革制鞋、箱包加工等行业蔓延。目前全国受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总数已超过 1亿人,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截至 2025 年底,全国共计报告职业病 XXX 例,2025 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 29879 例,每年有无数的家庭因受到职业病的困扰而痛苦万分。从 2025 年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开始,员工的职业健康就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由于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和能力落后、有毒有害工种和工序转移、预防性工作审核不严、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劳动者对自身职业健康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渐渐形成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多、涉及很多方面、职业病病患多的现状。职业病高发主要是很多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健康重视不够,没有把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究其原因,第一个是对职业危害的教育培训不到位,第二个是重点行业的职业健康隐患突出,三是企业的职业健康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四是相关部门职业健康监管责任不到位,五是职业危害联合执法不到位,六是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不到位。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事关国家和企业的健康持续进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加强职业病预防,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已迫在眉睫,各地安监、卫生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积极实行有效措施,提高职业健康监管水平,减少企业作业现场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第一个是加强教育培训,确保职业病防治认识到位。目前有些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十分重视,而对职业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员工,尤其是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涉及有毒有害,而其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工作时不实行防护措施,是职业的高发人群。因此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全员的职业健康意识,增强员工职业病防范意识。要加强对员工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合理使用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严格遵守职业健康操作章程。第二个是突出重点行业,确保职业病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化工、纺织、建材、冶金、塑料制造、金属制品、印刷、造纸等是职业病易发的重点行业,尤其是一些从事喷漆、打磨、电焊、采掘、清淤等作业的小企业或小作坊,由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防护措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