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急演习的“四个要点”作为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笔者也参加了一些企业组织的应急演习活动,在这一过程当中深刻感受到,随着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近几年应急演习活动数量也渐渐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正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常态化的道路,但从安全生产实效性的角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对以往应急演习实践活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要想使演习取得实效,就要把握应急演习的“四个要点”。 演习不应该仅是排练好的训练表演 把应急演习搞成了一场表演活动,也是很多企业开展应急演习活动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它不是从演习的实际效用出发,而是过多关注了演习的场面、规模等外在形式,参加者都是在为了表演而演习的状态当中,某种程度上说,失去了应急演习的真正目的,如原来应该是涉水救援演习,部分参演者却没有穿救生衣,只有“演”,没有“急”。因此,应急演习要想达到理想目的,演习的组织者、参加者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应急的“状态”。 演习应该是应急救援预案的真实体现 在应急演习的实际过程当中,一些企业常常忽视应急预案或者处置方案的设计,甚至有些演习完全没有应急预案或者处置方案,参加者基本上根据指令参加,却不知道演习的目的,这样的演习脱离了应急救援预案,导致演习的盲目性。因此,应急演习要想达到理想目的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设计”,要科学设置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设计好演习脚本。 演习应该是应急救援场景的仿真模拟 应急演习是处理突发状况的应急救援行动,其各种情境都应该是全面、真实的现场模拟,而一些应急演习却脱离实际,由突发战役变成了准备好的战斗,比如本应该报警后几分钟才能达到的消防车、警车以及应急人员,在现实一些演习早就在现场待命,这不是对事件真实性的模拟,而真实性恰恰是应急演习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应急演习不应忽视“真实”,真实场景是全力开展好应急演习工作的前置条件。 演习应该是不断创新改善的应急形式 很多企业应急演习已经形成了制度化,每年定期开展应急演习活动,但有些演习活动是千【第一篇】律,比如某企业每年都定期开展演习,笔者也连续多年参加了该单位的应急演习,这些演习基本都是一个模式,每年的事故类型都是一种,有的甚至连救援场景、措施、设计情节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演习缺少事后总结评估的环节,从而也就失去了创新改善的动力,演习的路越走越窄。因此,应急演习还要重视“评估”,不断创新,不断改善,提高应急演习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