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4.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人民版必修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4.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1/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4.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4.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3/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 2013 年高中历史 4.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人民版必修 3(2) 的统治日益腐败。(3)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2.提出 (1)1905 年 8 月,孙中山在为同盟会制定的纲领中提出“ ,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2)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 》发刊词中把这一纲领明确解释为“ ”3.内容(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 。(2)民权主义:“ ” ,即政治革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 。4.意义(关键词)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0 分钟1.背景(1)“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2)共产国际和 的建议。(3)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 三大政策。2.提出(1)时间:1924 年 1 月(2)会议: (3)文件:《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3.新发展 表现民族主义提出了反对 的口号,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 的民权,即“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1)提出了平均地权和 的办法。(2)承认“ ”。(3)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4.意义(关键词)合作探究案(约 20 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讨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人民版)材料二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合意……”——大总统誓词材料三 “受西方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 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 份’的界限也开始趋于模糊。”——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目的。(2)为“图谋民生幸福”,孙中山展开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实践?(3)据材料三,晚清习俗中表现哪些新现象?分析出现这些新现象的原因。训练检测案(10 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专制统治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2.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4.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 人民版必修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