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 2013 年高中历史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 人民版必修 1(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2、筹备工作: 时间: 地点: (1)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内容: 意义: 合作探究: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什么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一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什么?(2)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阐明了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这篇文章与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构成了新政协制定《共同纲领》的政治基础。 时间: 地点: 中心议题:(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内容:①②③ 思考:《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概况: ①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成立的伟大意义: ②③ 思考:①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区别?③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法律基础:(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条件: 组织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标志:2、1954 年宪法的颁布: (1)通过: 国家性质(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2)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 人民的权利、义务及民族政策、外交政策 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方向、途径(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思考:中国为 什么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选择三权分立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项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经济基础行使权力主体活动原则 (3)评价: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 54 年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为什么 54 年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54 年宪法与 1912 年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哪些不同之处?完成下列表格项目54 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国体政体人民权利体现原则性质实施情况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背景:确立:新阶段:合作探究: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共执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实行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