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2014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五课 文化创新 2【学习目标】1、 能归纳并记熟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2、能运用本课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时政热点。【学习重点难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 课前完成探究案,并熟记、理解本课重点知识。在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中当堂检测题,改正完善并落实学案中所有内容。② 熟记复习资料 P162 知识结构网络【预学案】2、文化创新的途径3、如何实现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课堂探究案】探究一 (2013 模拟)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等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1 分)探究二 :在我国,有很多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于如何存续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同学们收集到如下观点。观点一:我们在存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时,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如,崇尚正直、珍爱生命、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这是端午佳节赋予我们的新感悟。观点二:存续和弘扬传统文化,要注重创新过节的形式,努力营造让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的优良环境,以此来唤醒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观点三: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要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实现存续和弘扬。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要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失掉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说一说上述三种观点的正确性。 思路小结: 【训练案】一、当堂检测1、(2011·广东文综)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 30 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 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