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 2014 年高三数学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第 2 课时)导学案 理【学习目标】1.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2.能记住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难点 :共线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向量的模设 a=(x1,y1),b=(x2,y2),则a+b= ,a-b= ,λa= ,|a|= .(2)向量坐标的求法① 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 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② 设 A(x1,y1),B(x2,y2),则AB= ,|AB|= .3.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 a=(x1,y1),b=(x2,y2),其中 b≠0.a∥b⇔ 。二、基础自测1. 若向量 a=(1,1),b=(-1,1),c=(4,2),则 c 等于( )A.3a+b B.3a-bC.-a+3b D.a+3b2 已知向量 a=(1,2),b=(1,0),c=(3,4).若 λ 为实数,(a+λb)∥c,则 λ 等于( )A. B. C.1 D.23.设不共线,点 P 在 AB 上,,则 。 4. △A BC 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若 p=(a+c,b),q=(b-a,c-a),且p∥q,则角 C=________.探究案一、合 作探究例 1. 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 a=(3,2),b=(-1,2),c=(4,1),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满足 a=mb+nc 的实数 m,n;(2)若(a+kc)∥(2b-a),求实数 k;(3)若 d 满足(d-c)∥(a+b),且|d-c|=,求 d.例 2.OA=a,OB=b,OC=c,OD=d,OE=e,设t∈R,如果 3a=c,2b=d,e=t(a+b),那么 t为何值时,C,D,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例 3 知点 O 为坐标原点,A(0,2),B(4,6),OM=t1OA+t2AB.(1)求点 M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的充要条件;(2)求证:当 t1=1 时,不论 t2 为何实数,A、B、M 三点都共线;(3)若 t1=a2,求当OM⊥AB且△ABM 的面积为 12 时 a 的值.二、总结整理(归纳本节课知识结构,方法感 悟及反思提炼。可先让学生自主小结,然后教师点评或展示)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定义平面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如下:对任意 的 a=(m,n),b=(p,q),令 a⊙b=mq-np,下面说法错误的序号是( )① 若 a 与 b 共线,则 a⊙b=0;②a⊙b=b⊙a;③ 对任意的 λ∈R,有(λa)⊙b=λ(a⊙b);④(a⊙b)2+(a·b)2=|a|2|b|2.A.② B.①② C.②④ D.③④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后巩固促提升OA=(1,-2),OB=(a,-1),OC=(-b,0),a>0,b>0,O 为坐标原点,若 A、B、C 三点共线,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