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 2013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 3 第 8 单元第16 讲 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1.背景: (1)政治: 法国大革命 震荡了整个欧洲。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3)思想: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如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 理性王国 ”那样美妙,引起人们失望。一、浪漫主义文学(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2.特点:不再刻意突出人的 理性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代表人物及作品:英国文学以 诗歌 为主,代表有 拜伦 的《唐璜》、雪莱的《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法国以雨果《 巴黎圣母院 》为代表。德国有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资本主义 制度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称为 19 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 安娜•卡列尼娜 》;美国有 马克•吐温 ,批判种族歧视现象。三、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2.特点:表现西方社会 精神危机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理由,故事背景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3.代表作品:法国贝克特的《 等待戈多 》;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四、20 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亚非拉美文学:在 20 世纪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情况下,其作品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和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泰戈尔的《戈拉》,鲁迅的《呐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公式化”学习历史(一):历史背景、条件、原因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