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第 3 节 地球的运动第 2 课时 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掌握晨昏线的判断方法2.理解时差的形成,地方时及区时的应用。3.掌握时区、区时和日界线的计算和判断方法4.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和影响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地球是 、 的球体,向着太阳的半球是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 线(圈)。晨昏线把经过的 线分割成 和 。2.昼夜交替:由于 ,昼夜不停交替,周期是一个 。二.地方时1.地方时(1)时间的早迟:由于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 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 。(2)地方时的概念:同一时刻,不同 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3)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经度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小时。 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分钟。2.时区和区时 (1)划分的目的: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2)划分方法:全球共分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 。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中央经线。 (3)区时:各时区以 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4)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小时。任意两个时区相差几个时区,区时也就相差几个小时。3.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 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4.世界各国特别的计时方法:(1)统一区时: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中国幅员辽阔,地跨 个时区,中国把北京所在的 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2)东部区时: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 ,将本国 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3)不同区时:美国采用不同时区计时法。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1.形成原因:由于地球 2.偏移规律: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 方向运动时,在北半球向 偏转,在南半球向 偏转,在 上没有偏转。3.作用力: 力【预习自测】1.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为A.永远重合 B.每天重合一次 C.春秋分日重合 D.冬至、夏至重合2.关于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地球没有自转运动,将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B.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1 个太阳日,长度是 24 小时 C.地球的两极地区没有昼夜交替现象D.晨昏线把经过的经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3.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太阳的东升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