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料卡片】【基础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的史实·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又获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特权,增加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19 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商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9 世纪 60---90 年代,为摆脱内外交困,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在前期和后期分别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表现① 自然经济趋向解体② 外商企业建立③ 洋务企业的出现④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⑤ 官僚资本的形成和膨胀(2)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洋货的大量涌入,对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瓦解作用(3)认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一般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而中国这三个基本条件的形成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因此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2、概况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办起了近代工业。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方举赞、孙英德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的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