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专题三简明、连贯、得体:第五课时导学案一、《蜀道难》11、但见悲鸟号古木, 。 12、又闻子规啼夜月, 。 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14、 ,枯松倒挂倚绝壁。 15、飞湍瀑流争喧豗, 。 17、 ,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8、朝避猛虎, , 磨牙吮血, 。 19、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 1000 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 1993 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 100 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四、语句连贯的原则(四)风格的趋同性 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要平实都平实,要生动都生动,要庄重都庄重,要简约都简约,要用修辞格都用修辞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脉的贯通。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删改画线的句子,使整个文段语言风格一致,前后语句音节对称匀整。 ①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②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③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谢;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④笛笙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段文字的整体风格是简约古朴,而且第②④句均为对偶句。画线句夹在第②④句之间,相对而言就显得错落平白。为保持全段语言风格的趋同性,画线句应参照前一分句的结构和用词进行压缩,使之简约古朴,并与前一分句形成对仗,即“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五)事理的逻辑性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