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 1【重点和难点】: 1. 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自学探究过程和方法】:(阅读课本 59—63 页,自主完成练习册 57 页自主预习部分)【探究与思考】:(小组讨论,组内互相展示。成果,课上班内展示)1.说出右图①—⑦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并描述水循环的完整过程。 2. 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3. 画洋流模式图,讲述洋流的形成情况并归纳洋流分布的规律。【课后活动】:完成课本 62—63 页活动题【学习后记】(课后整理本章节的知识网络或对本章节的感悟)【重点解析】一、密度流: 密度流也称异重流,是海流的一种。在海洋中除多见于河口区外,也常见于相邻海盆之间,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如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 ,密度高,而相邻的海水密度低,于是形成密度流,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世界三大密度流是什么: 地中海-大西洋密度流,表层流向为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红海-印度洋密度流,表层流向为印度洋流向红海。 大西洋-波罗的海密度流 ,表层流向为波罗的海流向大西洋。二、风海流: 定义: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是最主要的形式。并且是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举例:信风带里的北、南赤道暖流。西风带里的,在北半球被陆地分开分别叫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在南半球则环绕一圈,连接三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印度洋(冬季东北风吹逆时针流动,夏季西南风吹顺时针流动。)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三、厄尔尼诺现象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 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 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