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2》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 1【重点和难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自学探究过程和方法】:(自学为主,课前主动完成)阅读教材 P107—P111 相关文字及图像图表,完成练习册 P100 自主预习【探究与思考】:(小组讨论,组内互相展示成果,课上班内展示)1.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 年 9 月 17 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 90 米的火山岛。(2)1996 年 8 月 10 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500 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 4 名队员死亡。2.思考:以下实例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征:(1)1976 年唐山 7.8 级大地震。(2)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南美洲西海岸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3)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3.自然灾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4.阅读教材 P108“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部分,思考回答:(1)洪涝包括哪两大类型?(2)根据表格描述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洪涝灾情。(3)1998 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的主要特点?5.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归纳总结:(1)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2)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学习后记】(课后整理本章节的知识网络或对本章节的感悟)【基础过关】 完成练习册第 33 页 ~34 页的互动课堂,阅读练习册 33 ~34 页,完成第 35 页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