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大附中 2011 届数学复习教学案:3.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性质教学目的:1.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 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基础上,推导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并突出等差数列的一个重要的对称性质:与任一项前后等距离的两项的平均数都与该项相等,认识这一点对解决问题会带来一些方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首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d ,(n≥2,n∈N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或=pn+q (p、q 是常数))3.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公差 d① d=- ② d= ③ d= 二、讲解新课: 问题:如果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 A,使,A,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么 A 应满足什么条件?由定义得 A-=-A ,即:反之,若,则 A-=-A由此可可得:成等差数列也就是说,A=是 a,A,b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定义:若,A,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与的等差中项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 2 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如数列:1,3,5,7,9,11,13…中5 是 3 和 7 的等差中项,1 和 9 的等差中项9 是 7 和 11 的等差中项,5 和 13 的等差中项看来,性质:在等差数列中,若 m+n=p+q,则,即 m+n=p+q (m, n, p, q ∈N ) 但通常 ①由 推不出 m+n=p+q ,②三、例题讲解例 1 在等差数列{}中,若+=9, =7, 求 , .分析:要求一个数列的某项,通常情况下是先求其通项公式,而要求通项公式,必须知道这个数列中的至少一项和公差,或者知道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知道任意两项就知道公差),本题中,只已知一项,和另一个双项关系式,想到从这双项关系式入手……解: {an }是等差数列 ∴ +=+ =9=9-=9-7=2 ∴ d=-=7-2=5 ∴ =+(9-4)d=7+5*5=32 ∴ =2, =32例 2 等差数列{}中,++=-12, 且 ··=80. 求通项 分析:要求通项,仍然是先求公差和其中至少一项的问题 而已知两个条件均是三项复合关系式,欲求某项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