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素养目标整合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2.理解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理解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4.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5.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评析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6.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明确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要点晨背整合1.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2.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3.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4.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5.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6.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学新知整合】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3)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4)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只有平均分配,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共同生存。氏族里设有议事会,这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生产关系的三要素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和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2.奴隶社会(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化现象。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2)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3)奴隶制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4)阶级发现① 内涵: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② 两大对立阶级、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③ 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就阶级的实质而言,它是个经济范畴。在中国和在西方,古代社会中的“阶级”,就是指社会上存在的身份等级。3.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原始社会]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