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 LABVIEW 软件三层设计架构目录一、总览 2二、详解 3(1)DriverLevel;3a. 组态(configuration):开启或关闭与仪器的连结、将仪器初始化及设定组态等。3b. 量测(measurement):由仪器读出测量值或特定的资料。3c. 动作/状态(action/status):—个流程的启始或结束动作、检查错误等。3(2)TestLevel:4(3)MainLevel:4a) 可让操作者设定或更改操作参数:5b) 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适当的 Control:5c) 要将众多的 Control 及 Indicator 依使用功能分类,并适当地利用页面切换来显示。5d) 在执行程序时可以选择 cancel 或 abort:5e) 在 FrontPanel 上多使用图形,避免过多的文字或数据。5f) 在 MainLevel 中统一处理所有的 exceptionmassage:6一、总览通常一个 VI 若包含三、四十个以上的 subV1(不包含 LabVIEW 本身在 Functions 中提供的 VI)时,就可算是一个中大型的软件计划(softwareproject)了。虽然比起软件工程中的一些作业环境软件(如 Windows 系列)或大型应用软件(如 Word、Excel)等仍算是小工程,但其复杂性亦在一定程度之上,若没有事先想好在撰写程序时的一些规划与方法,想要完成这类中大型的软件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这类软件通常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一个团队所共同完成的,因此整个软件的结构,就要能让团队中的每一成员都能清楚的了解,而且要 够 简 单 , 才 算 是 好 的 软 件 结 构 。 以 下 将 参 考 由 RickBitter 等 人 所着”LabVIEWAdvancedrogrammingTechniques”,中之第 4 章的部分内容,介绍所谓软件计划中的三层式结构(theThree-TieredStructure)的概念及其优点。需要软件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当软件人员发展软件到某一阶段时,若没有计划或无意的创造了许多 subVI,但各 subVI 之间有许多部分其实是重复撰写的;或各 VI 相互间呼叫时没有一定的纪律,使得在 VIHierarchy 中所看到的各 VI 间的联机是错综复杂,像个盘丝洞一般,这将可能会使多人发展的软件计划增加所耗费的时间和可能出错的机会、减低程序的效率,以及增加 debugging 时的困难。为了改善上述的情形,所以要提倡三层式结构的概念。三层式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MainLevel、TestLevel 和 DriverLevel,这种结构是由经验中得来的,在多人发展的软件计划中显得简单明了,当大家都能遵照这个结构来写程序时,这种结构就可以充分显现出它的优点。那这三个阶层到底如何区别呢?以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