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政治 借口只为“拿地”素材

高中政治 借口只为“拿地”素材_第1页
1/3
高中政治 借口只为“拿地”素材_第2页
2/3
高中政治 借口只为“拿地”素材_第3页
3/3
借口只为“拿地”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财政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派生出的暴力拆迁、房价飙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问题高度重视,收紧“地根”、调控楼市等措施重拳频出。最近,随着北京从 2 月 17 日起正式实施“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措施,以及各地紧锣密鼓出台楼市限购令,全国范围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序幕已经拉开。面对调控高压线,那些深陷土地财政困局的地方政府压力不可谓不大。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拿到宝贵的土地资源,继续拓展土地财政的财源,可谓绞尽脑汁:申办各类“盛会”;以新农村建设为名逼农民上楼;保障房建设;旧城改造;整理土地……诸多花招,都有可能使楼市调控的威力大打折扣。 新春之际,江苏北部某县城的新城区,宽阔的大马路边几乎到处可见各个房地产项目的广告,营造出火热的经济发展氛围。这些广告牌背后,是高耸林立的新建楼盘和刚刚平整的新地块。而在离县城几公里外的农村,成片的旧民居被推倒,统一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正在兴建之中。 这样的场景并非孤例。根据半月谈记者数月来的调查,在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通过新建城区、新农村建设“圈地”的做法可称普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政府官员告诉半月谈记者,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虽然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地方发展,但如果从财政角度来看,由于不少地方仍然处于“吃饭财政”状态,要想满足各个领域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最好的方法还是卖地,那么造新城、搞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成了置换城乡用地指标、“拿地”。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短短几年里铺出的新城区摊子,甚至比几百年发展下来的老城区还大,与此同时展开的,是规模庞大的征地拆迁。而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误读和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其做法是大量拆退农村宅基地,同时兴建标准不一的农村集中居住区,而“节余”出来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则通过一系列操作,最终作为建设用地指标高价置换到城市。被拆去旧居的农民,则“被上楼”,不仅加大了农民生活成本,还严重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 在一些大城市,旧城改造、土地整理、举办各类盛会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众多城市,旧城改造往往以大规模拆迁方式运作,迁走居民后,地方政府顺利从中拿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最终获取巨额土地出让金。而举办盛会,不仅能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政治 借口只为“拿地”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