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 习 任 务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真理和谬误两个概念,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三个表现。2.解释与论证:阐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分析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3.预测与选择:崇尚真理,为追求真理不懈奋斗。4.辨析与评价:评析“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合理性。1.政治认同:坚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2.科学精神:坚持辩证思维,明确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公共参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议题一|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次,亚里士多德看到,羽毛比铜球在空中下落得慢,于是它得出了一个结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速度快。这种观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1589 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的面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 1900 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牛顿为了验证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原理,做了真空管试验,发现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同时落地。如果不考虑地球引力,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均不会落地,而是飘浮在空中。[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什么是真理?有人说,罗马教廷虽烧死了布鲁诺,却烧不死“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真理。这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罗马教廷烧不死真理,说明真理具有客观性,这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认识,谁的认识是真理?这说明了真理的什么特点?提示:①都是真理,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既有空气阻力,又有地球引力的情况下,重物体比轻物体先落地;在没有空气阻力,只有重力的真空管中,二者同时落下;既没有引力又没有空气阻力,如在失重的太空舱中,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也就失去了意义,牛顿的结论是正确的。②由材料得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1)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