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题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课时安排 : 1 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第 2 周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一)知识目标:(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珍惜选举权力的重要性。(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比较评 价不同选举的利弊,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重 难 点 或学习建议重点、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及其特点,选举权的重要性。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教学资源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一、预习导学:根据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填空和判断。(具体内容见优化设计。)二、学习交流与问题探讨:(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内学生交流发言,学生和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自主探究(把握基础、夯实基础)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运用 、探究提高)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探究一:公民的民主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的因素3.我国当前采用的选举方式(1)是什么? (2)为什么? 权。探究二:安徽芜湖杨湾村的2000 多名居民迎来了一次特殊的村委会选举。在县、乡两级特聘观察员监督 下,他们第一次“海选”村委会成员。这是安徽省首次试行“一票直选村委会干部”,也是将无候选人的一票直选、观察员制度及定岗选举制 3 项改革在村委会选举中“捆绑试点”。(1)材料体现有哪些选举方式? (2)、在选举中选民们都进行了投票,但他们各有各的想法。村民甲说:“选举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要珍惜手中的选票。”村民乙说:“选举与我没有多大关系,随便选一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影响选举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2.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尺度是什么?3.一个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的高低主要通过什么来体现?划分标准选举方式含 义优 点缺 点从选举人角度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角度等额选举差额选举4.公民正确行使自己选举权有哪些基本的要求?5.在民主选举中,某公民如果想成功当选,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努力?个就行了。”村民丙说:“选举 与 我 无 关 , 我 是 谁 都 不选。”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评价上述三位村民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