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学习目标:1.知道原始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2.理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重点、难点)3.理解私有制产生的原因。(重点)4.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难点)5.掌握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重点)6.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难点)7.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重点)8.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命运。(重点、难点)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1)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阶段划分: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1)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人们共同体,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2)原始社会的社会管理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3)部落与部落联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4.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解体(1)私有制出现的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2)私有制的确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3)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的产生,使少数占有较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者成为富人,大多数氏族成员则日益陷入贫困境地。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5.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1)阶级的含义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2)各阶级的地位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奴隶阶级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6.奴隶社会(1)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2)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