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起跑线》的说课稿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胡丽娟一、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75 页至 76 页的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我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所以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改动,将 400的运动场改成了我们学校运动场,1 道周长只有 200 米,整堂课以在我校运动场上确定 200 米这个项目的起跑线为主线设计。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特点,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小组合作探究确定起跑线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养成自主、探究性学习习惯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三、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然后计算出每相邻两条跑道起跑2线依次前移的距离。根据推导过程总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及其实践运用。教学难点:理解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四、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猜测法、对比法、列表法、分析法等。学法:主要运用了合作探究法、小组交流法、自主学习法等。五、教学流程。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出课题。首先提问:你知道当今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是谁吗?引出飞人博尔特,接着问想看他夺冠的视频吗?激发学生观看的欲望。然后老师提了要求:观看视频的同时关注每段视频中的起跑线和终点线,看看有什么发现?这样设计让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就在思考田径运动场上起跑线和终点线的问题。很容易发现 100 米起跑线和终点线相同,而 200 米终点线相同,起跑线不同,直接引出课题“确定起跑线”。(二)探究跑道的结构,寻找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本堂课的重点)1、观察跑道图,弄清跑道的结构。我先用课件出示跑道图,然后介绍最里面的是 1 道,比赛时,13道运动员在 1 道范围内跑都可以,但贴着最内圈的线跑最划算。所以1 道最里面的线的长度就看作 1 道的周长,同时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学生虽然经常在运动场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