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小学新冠疫情防控演练工作流程一、精心组织1、演练总指挥:XX 校长2、参演人员:中层干部、各位班主任、部分科任、保洁、保安。二、演练时间3 月 26 日下午 4 时二、演练准备3 月 26 日下午演练前,学校针对演练实施工作召开一次专门会议。负责人刘壮丰校长组织防疫组成员认真学习《普宁市池尾街道山湖小学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防疫组成员黄晓青对本次演练的意义及作用进行了说明,同时对演练成员的分工、工作流程、具体实施步骤做了详细安排,并针对演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演练实施场景一:晨检演练。晨检演练,发现一学生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处置流程:21、参与晨检的疫情监测组老师(江妙、陈如)提前到达学校,进行消毒、体温检测等环节处理,做好学生晨检准备。2、学生到达校门处,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中规定的各班级入校次序,在规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间隔距离有序进入校园。3、综合协调组老师(詹燕)要引导学生按指定专属通道排队,前后保持一米距离,有序进入测温区;及时疏散来护送的家长,不聚集。4、疫情监测组老师(黄英)对到校学生依次进行手部消毒、健康情况询问等,待学生进入指定通道口,晨检老师检测学生体温,检测体温正常的学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进入教室。5、在演练中,发现一名学生在体温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疫情监测组老师立即向当日值班校领导(或现场总指挥)报告。6、总指挥立即联系救治处置组老师或池尾街道卫生社区中心驻点医生(黄涛 1354395XXXX)身穿隔离服、佩戴口罩,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晨检区,对学生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体温 37.3°C。救治处置组老师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情况,申请批准将该同学带至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启动应急预案。场景二:课间活动演练。课间活动演练,发现一学生出现咳嗽等疑似症状处置流程:1、上课前,消毒防疫组负责对所有教室门把手、走廊地面、卫生间等重点部位进行搽拭或喷洒消毒,补充卫生间洗手液。2、课间休息,上卫生间时需经当班教师批准,分批分开(保持 1 米间3距)按规定路线到卫生间,方便后要用洗手液清洗手部,再按规定路线返回教室。3、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打开教室所有门窗进行通风,让学生保持间距到指定区域开展活动,一、二年级在教学楼前,三、四年级在篮球场,五、六年级在塑胶跑道,开展适度体育锻炼。4、课间活动过程中,某班(带班老师:)发现一同学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