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老师家访方案背景随着老师队伍的逐步扩大和职责的不断增加,一些不诚信、不清廉的老师问题逐渐显露。为了保证学校师德师风,维护教育公平,有必要建立一个清廉老师家访方案。家访目的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定期对学校老师开展家访,旨在加强对学校老师工作守则和职业道德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提醒一些老师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促进老师工作的法律规范化和精细化。家访对象所有在校的老师均为家访对象。家访工作由学校的工作人员和义务家长进行。家访方式1.建立家长委员会,选聘志愿者担任义务家长,义务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候选产生,学校组织家委会选举产生。2.学校领导安排教育专家、德育专员等人员,带领义务家长进班家访。3.常规家访和随机家访相结合,每名老师每学年至少安排一次家访,每次至少家访一名老师。4.家访实施前,需须通知老师。实施时,家访小组由德育专员、家委会委员等人员组成,应先进行自我介绍,并详细说明家访的目的和内容,切勿给老师带来任何不必要的刺激。5.家访实施时应注意保护老师隐私,切勿侵犯老师合法权益。家访内容1.对老师家庭、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2.家访义务家长应主要关注老师的情况,并记录下老师课堂教学情况、教学态度、性格特点、授课内容、学生评价等信息。3.家访小组对老师的工作能力、教学质量以及人格魅力等进行评价,将评价意见上报学校领导进行备案。家访记录家访义务家长应当全面记录家访中所提到的问题,记录情况取证,准确地反映老师的职业操守和家庭教育情况,并将记录的情况上报到学校领导处。家访反馈学校在家访之后,将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促进老师的职业进展。对于问题相对较严重的老师,学校将予以纪律处分。总结该清廉老师家访方案是学校保障教育教学常规化、有序化的有效途径,有效促进了老师职业道德建设,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了教育教学管理。此外,学校要不断完善老师正常管理制度,促进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