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在现代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当中,发生意外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大多数的事故属于小概率范围,这些事故的发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人们为了探究事故规律,通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和讨论,渐渐丰富了管理理论,完善了管理方法,建立了管理体系,为了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打好了基础。煤矿生产行业的各类法规、规程、措施也是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形成的。但是,由于煤矿生产的特别性,从安全管理这个角度来看,仅立足于一般环境,讨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安全管理需要,必须从常规管理过程发生的事故中,不断吸取经验和不足,预测事故进展趋势,完善管理体系,做到事故的朝前控制,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最终消灭事故,实现安全生产。首先,对各类事故要分清类型详细统计。事故的统计与分类是事故管理、分析的基础,是管理过程当中的正常工作。我们依据事故造成的后果,可以得出伤亡事故和一般事故的定性结论,从分析中可以知道是偶然性的问题还是必定性的问题。据德国一个名叫海因里希的工程师的一项讨论表明,在许多行业的事故中,造成重伤(包括死亡)、轻伤、无损害结果的比例为 1:29:300。从中不难看出,加强事故统计与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在目前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大多数企业没有重视这项工作,常常发生漏报、瞒报事故现象,给管理者系统地认识事故原因和开展调查讨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生产事故的统计分类也要加强,因为这类事故的影响不向伤亡事故结果那么直观,其分类标准也不尽统一,只散见于调度记录之中,极易让人忽视,这样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管理者失去一个反思、改善生产管理的机会。其次,管理者必须重视事故的发生间接原因的分析。每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它的先决条件和因素。一般来说,事故的发生是由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上的漏洞、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四个因素同时具备的条件下造成的。由于事故形成的因素条件很多,所以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对于直接原因一般显而易见,也比较容易分析,分析观点可以一致。但是,对于间接原因,每次的事故分析就不可能达到透彻和一致,这是因为在这个间接原因中,会隐含许多如管理方面、技术素养、作业条件、教育培训、员工心理、群体行为特征、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在某矿发生的一起蹲罐事故中,既有主司机违规违章操作原因,也有监护司机擅离职守,未尽到职责原因,还有区队疏于安全教育和岗位责任制未落实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