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甲醇泄漏事故的防护措施一、甲醇有哪些危害?甲醇是一种高度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加热、火花或明火均可点燃,发生火灾;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 6.0%〜36.5%(体积),发生爆炸。甲醇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并有明显的蓄积作用。据有关报道:人吸入空气中甲醇浓度 39.3/m3,30-60 分钟,可致中毒;人服 5-10ml,可致严重中毒;一次服 15m l 或 2 天内分次服累计达 124-164ml,可致失明。甲醇对人体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步态蹒跚、失眠、表情淡漠、意识混浊等;重者出现意识朦胧、昏迷及癫痫样抽搐等。眼部症状主要有:最初表现为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痛苦、畏光、复视等;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可造成持久性双目失明。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为: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加快等。二.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现场应该实施哪些防护措施?1. 在公众安全方面:首先要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或当地的消防急救电话。实行紧急预防措施,做好现场疏散工作,疏散无关人员,并停留在上风向,切勿进入低洼区。应在泄漏区四周设隔离距离,如只发生泄漏,其隔离距离至少为;如发生火灾且现场有储罐、槽车、罐车时,其隔离距离至少为。2. 在储罐或货车发生着火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用遥控水枪、水炮扑救;用大量自来水冷却盛有危险物的容器,直到火完全熄灭。假如容器的安全阀发生响声或储罐变色,应迅速撤离,远离被大火吞没的储罐。对于燃烧剧烈的大火,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远距离灭火,否则,撤离火场并任其燃烧。3. 在发生溢出或泄漏时:救援人员应穿全封闭式蒸气防护服处理无着火的溢出或泄漏;消除所有火源,所用的设备必须接地;切勿接触或穿越泄漏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阻断泄漏。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沟、下水道等;并在泄漏液体的前方围堤,等待处理。4. 对伤者的急救:4.1 迅速脱离现场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将泄漏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泄漏物上风向的安全区域。呼叫120 或其他应急医疗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将病员进行分类,作出相应的标志,以保证医护人员对危重伤员的救治;同时要加强对一般伤员的观察,定期给予必要的检查和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医务人员在进行现场救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在现场要严格根据区域划分进行工作,不要到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