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背后,逐利的冲动阴魂不散经过 30 多个小时的安装,山西乡宁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 4 台水泵开始抽水,初步统计井下透水量达 13 万立方米。目前,井下水位正在缓慢下降,也许将持续 3 天或更久,被淹没的巷道才会浮出水面。据抢险指挥部证实,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前 3 个小时,调度人员已接到反映漏水的电话,但未引起重视。截至 3 月 31 日凌晨,井下 153 名被困人员仍杳无音信。 透水事故的发生前的 3 个小时就接到井下漏水报告了,却未予以重视。显然,这不完全是天灾。“矿难多源于人祸”,这个多少年来让无数煤矿经营者和监管者不愿接受的推断,在王家岭煤矿又一次以血的代价予以印证。科技进展到今日,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就能通过科技降低天灾。人祸则不然,其非科技所能解决。 值得注意,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抢险指挥部,设在中煤集团一建公司山西临汾碟子沟项目部会议室内,墙上恰好挂着四个大金字“勇争第一”。抢险总指挥、XX 省副省长陈川平说,“王家岭矿难就坏在这个‘勇争第一’上”,这真是黑色幽默。据报道,该公司2025 年奋斗目标是产值 6 亿元,利润 3000 万,成巷进尺 39000 米。为此,公司对各个施工单位实行“进尺考核制度”。“员工每班进尺任务为 2 米,掘进的多了受奖,少了则会受罚”。此外,矿工透露他们当中不少人未经过培训学习,就下井上班了,这也为“人祸”的降临埋下了隐患。 煤矿经营者为了“勇争第一”,为了多盈利和猎取奖金,对来自井下的“漏水报告”置之不理,对利润、奖金的追求,竟然胜过了对井下数百名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视,这种经营、管理理念,正是王家岭煤矿事故最大的悲伤。 据《山西日报》2025 年 8 月度报告道,为了能早日产煤,华晋公司董事长武华太曾提出“花钱买进度”的理念,要求尽一切可能加快工程建设。而 2025 年 5 月中国煤炭网报道称,为了抢工时,负责王家岭煤矿承建的中煤第一建设公司月成巷道长度先后 6 次突破 200 米,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的施工纪录被不断刷新,其中 2025 年 4 月更是创出月成巷道 215.5 米的新纪录。 假如说王家岭煤矿经营者盲目赶工期,甚至让那些未经过培训学习的民工到井下工作,是暴利驱使的话,那相关部门对煤矿监管不到位又是什么导致的呢?我认为还是利益诱惑。2025 年,围绕带血的GDP,XX 省环保部门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竟然有高达 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