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统计灰色关联解析运用 我国的煤矿生产大多数是地下作业,由于煤层赋存条件的复杂性,自然灾害因素很多,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体制、机制、规划、投入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着力降低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形势相对好转。但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为了更好地总结煤矿事故教训,探寻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规律,文章在利用传统的图表统计法对“十一五”期间煤矿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纳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得出影响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验证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煤矿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的可行性,为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新的讨论思路。 1 煤矿伤亡事故统计分析 煤矿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就是通过收集与煤矿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对大量重复出现的煤矿事故数字进行分析和推断,从而掌握事故的发生规律,常用的伤亡事故统计有两种方法:描述统计法与推理统计法[1]。文章采纳描述统计法分析煤矿伤亡事故,将煤矿事故类别划分为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及其他事故等八个类别,收集统计了“十一五”期间各类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详细情况见表 1[2-3],利用传统的折线图和饼图方法统计分析了煤矿伤亡事故数据,如图 1、图 2 所示。由图 2 统计数据可知,“十一五”期间,各类事故中顶板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瓦斯和运输事故次之,这三类事故是事故总量的主要类型,是防治和遏制煤矿事故的重点。 2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讨论少数据、贫信息的不确定性系统讨论方法。其以“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讨论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4]。灰色系统模型对实验观测数据没有特别要求和限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灰关联度法根据因素之间进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各子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数值关系,关联度数值大代表子系统间关联程度较高,反之较低。 分析数列的确定设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为 Y0={Y0|k=1,2,…,n};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比较数列 Yi={Yi|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