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产业化进展的考察报告 行署: 近年来,特种野猪养殖在我区生态畜牧业中悄然兴起,进展势头良好,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化畜牧内部结构,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饲料,有效保护耕地,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特种野猪养殖,实施特种野猪产业化经营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种野猪现有进展基础 (一)自然条件 铜仁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7.3℃,降雨量 1154.3 毫米,无霜期 295 天,全年气候温柔,雨热充沛同季,群山连蜒,物种丰富,水草丰茂,无论是中部的梵净山区域,还是西边佛顶山区域,凡是森林覆盖较好的地方均适宜野猪生长,常有成群野猪出没,为特种野猪养殖取种提供了基础。 (二)特种野猪养殖现状 1998 年,地区水晶阁良种场开始驯养野猪和杂交繁育,经过十多年努力,熟悉并掌握了特种野猪生活习性、圈舍要求、繁育、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并带动了全区特种野猪生产进展。截止 2025 年 6 月,全区有地区水晶阁良种场、铜仁市武陵农牧公司、玉屏县泉源公司、松桃县普觉乡建立了特种野猪养殖规模场,其余各县均有零星饲养,存栏总量达 2500 头。目前,区内存栏良种能繁母猪 50 头以上扩繁场 144 个(其中存栏 100头以上 48 个、300 头以上 18 个),只要对区内规模养殖场和农户现有圈舍稍加改造,均可实施特种野猪养殖。 (三)饲草饲料资源 2025 年,全区人工种草 8 万多亩,其中相对集中优质牧草4 万多亩;区内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 120 万吨、青绿及藤蔓饲料220 万吨。目前,除稻草利用率在 30%以上外,其他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均在 6%以下,饲草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二、进展前景 (一)国内特种野猪生产现状 全国特种野猪养殖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浙江、江苏、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但较大的规模养殖场数量不多,其中湖南、四川、重庆、江苏均在铜仁、玉屏引种,以湖南、重庆最多。省内除铜仁地区外,贵阳、都匀、龙里、织金等地有零星饲养。从行业了解情况看,玉屏县泉源特种野猪养殖场是省内较大的养殖场,去年已为湖南、四川、重庆、江苏等省提供种猪 392 头。 (二)特种野猪屠宰和肉质测定 特种野猪肉膻味轻、味美、细而不腻,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局于 2025 年 6 月组织相关专家对特种野猪、江口萝卜猪、外三元猪进行屠宰测定,并取样送贵州省师范大学检测中心检测,测定结果: 特种野猪皮薄 0.28cm、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