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章是学生感到十分头疼的一个章节,因为这一章的公式比较多,变式也很多、繁杂,计算量又很大,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现在就对我在教学当中的教学设计和具体的实施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一、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三条基本思路等等或或rTmrmrvmmamgrGMm222224这一系列的等式总结了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三条解题思路。mgrGMm 2,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以 M,R 分别表示地球的质量,半径,若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grGM 2就 是 地 球 表 面 附 近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 取 g=9.8m/s2, 若 物 体 在 距 地 面 h 的 高 空ghRGM2可以理解为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下面以 1991 年全国高考题为例:某行星的一颗小卫星在半径为 r 的圆形轨道上绕行星运行,运行的周期为 T,已知引力常量为 G,这个行星的质量 M 是多少?分析:行星对卫星的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解:由于rTmrGMm2224 ∴2324GTrM二、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中应区分的几个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具体应用有:根据其规律发现新的天体,测天体质量,计算天体密度,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同时也是现代空间技术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公式变化较多,各种关系也很复杂,理清下列一些相近或相关概念,对于掌握这一部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1、三个速度:发射速度、宇宙速度、运行(线)速度。例如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的运行(线)速度。2、两个半径:天体半径和卫星轨道半径。在求天体密度时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半径的联系和区别。3、三个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公转周期与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周期,要弄清楚什么时候用哪个周期。用心 爱心 专心14、两类运行:稳定运行和变轨运行(近心运动、离心运动)5、同步卫星和一般卫星: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并和地球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同步卫星必须位于赤道上方距离地面高度 h 处,且 h 是一定的,同步卫星也叫通信卫星。例如:一宇宙飞船到某星球上探测,宇航员想知道该星球的密度,而身边只有一块手表,他该怎么办?解析:要熟知各种方法测量星球的密度的不同表达式,从中选择只含有一个时间项的测量方法,当宇宙飞船绕着星球运行时,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