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知道什么是元电荷。3.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渗透理想化方法,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2.渗透控制度量的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元电荷的教学,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的教学;关于库仑定律的教学。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演示:用和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箔片张开,表明玻璃棒带了电.2.问:①玻璃和丝绸为什么会带电?分别带什么电?②它们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叫什么?③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什么?3.除了用摩擦使物体带电,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使物体带电,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方法:(二)新课教学:1.电荷守恒定律:① 做课本演示实验 1.1-1,观察在带正电的 C 向 A、B 靠近时,A、B 的箔片张开情况.② 分析现象,结合检验,得到 A、B 分别带上了负电荷和正电荷.③ 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物体,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感应起电,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④ 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⑤ 结合上述两种起电方式的实质,进一步总结归纳得到电荷守恒定律.2.元电荷:①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② 提出问题:不同的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不相同,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最小为多少?③总结得到什么是元电荷.3.库仑定律:问:我们知道,两个电荷之间会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什么有关系呢?(1)看课本图 1.2-1 的实验. ② 注意观察小球偏角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定性分析得到:(2)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用实验研究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这就是库仑定律.1、内容:2、表达式.3、k 叫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4、点电荷: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C、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D、库仑定律给出的虽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3)比较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相似之处。四、巩固练习:例 1、带负电的导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