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万有引力定律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2.掌握万有引力表达式的推导及适用条件.(难点)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及引力常量.(重点+难点)一、与引力有关现象的思考1.牛顿的思考苹果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落向地面;月球不沿直线运动而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表明月球受到方向指向地心的向心力作用.2.思考的结论(1)月球必定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作用.(2)苹果与月球在运动中受到的都是地球对它们的引 力 (3)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二、万有引力定律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如图所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行星运动的向心力 F=m,又 v=,因此 F=4π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常量,由此可得 F∝.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也应与太阳的质量 M 成正比,即 F′∝.所以F=F′∝.2.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G三、引力常量1.首先精确测量者:1798 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先精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G的数值.2.大小:G=6 . 67×10 - 11 N·m2/kg2.3.意义:G 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若月球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60 倍,故月球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试分析其中的道理.提示:地球表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约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即G=mg 地,g 地=①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引力提供G=m′a 月,a 月==②由①②可得 a 月=g 地.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互相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m1和 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公式F=G,其中 G=6.67×10-11N·m2/kg2,称为引力常量,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为它们之间的距离适用条件(1)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2)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计算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 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3)计算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 r 为球心与质点间的距离(4)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 r 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特性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