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走进原子核1.物体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2.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3.1919 年,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一种新粒子,把它命名为质子.4.卢瑟福预言了原子核内中子的存在,被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所证实。5.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放射性的发现1.放射性物体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2.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3.天然放射现象(1)概念:物体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天然放射性元素。(2)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发出的,说明原子核不是最小结构,原子核可以再分。实际上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就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1)自然界中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 83 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 83 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2)虽然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元素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在地球上的含量很少。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即原子核不是最小的结构,还可以再分,故选项 C 对。答案:C原 子 核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都等于一个质量单位。2.原子核的电荷数由于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电荷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电荷的总和,故原子核所带电荷量总是质子电荷的整数倍,通常用这个整数表示原子核的电荷量,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用 Z 表示。3.原子核的质量数原子核的质量等于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的总和,而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质量数,用字母A 表示。4.原子核的符号X,其中 X 表示元素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电荷数。原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原子的质量数是指原子的质量是原子质量单位的多少整数倍(近似)。要注意区分两点:其一,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量,而原子质量数则是无单位的;其二,严格讲原子质量数所表示的质量并不等于原子质量。2.关于质子与中子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B.质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