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指导方案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识记“棍、汤”等8个生字,结合情境识记生字,感受四组词语所呈现的夏天的美好、惬意的画面。(重点)2.能正确朗读每组句子,并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重点)3.在生活中,通过食品包装主动认识汉字。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气象谚语,初步懂得通过观察自然界有趣的现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的道理。5.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感受童话的美好。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生词头饰。学生准备:拼音卡片、生字卡、小食品袋。课前准备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六”里学习,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以讲故事,可以做游戏,还可以学变魔术……你们愿意去吗?二、识字加油站1.激趣:(出示多媒体“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组合起来的情境图)这幅图画多么漂亮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和同桌找一找,说一说,看谁发现得多。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随着学生汇报分类梳理。夏季解暑食品:冰棍、西瓜、绿豆汤。夏季降温用品:凉席、蒲扇、竹椅。夏季防蚊用品:蚊香、花露水。夏季特色事物:牵牛、织女、北斗星和萤火虫。3.指名领读。4.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指导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组派代表读出“识字加油站”中需要认识的字。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派代表读,字宝宝就会重新藏好,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5.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牵、棍”是前鼻音;“汤、萤”是后鼻音;“织、扇”是翘舌音;还要读好“椅、斗”的音。6.出示和生字对应的实物,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1)用熟字组词的方法识记:“棍”——木棍、棍子、火棍;“汤”——米汤、菜汤;“椅”——椅子、座椅;“萤”——萤火、萤火虫;“牵”——牵牛、牵手;“织”——织女、织布。(2)多音字识记:“扇”在“扇子、折扇”中读shàn;在“扇风”中风读shān;“斗”在“北斗星”中读dǒu;在“争斗”中读dòu。7.小组齐读,全班齐读。8.拓展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上“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编故事。三、字词句运用(一)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1.做“小松鼠变魔术”游戏,学句子。(1)课件出示第一张字幅“小白兔割草”。(2)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强调“割”字的读音。(3)课件出示第二张字幅“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2.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比较两张字幅,并交流发现了什么。(多了地点:在山坡上。)3.课件出示第三张字幅“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再和第二张字幅比较,交流发现了什么。(多了动作:弯着腰。)4.课件整体出示三张字幅(呈塔状,“在山坡上”“弯着腰”变颜色。)引导学生比较着读一读三张字幅,交流哪个更生动、具体。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明确:说清楚地点和动作,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6.课件出示“小鸭子游泳”,引导学生像上面那样把这个句子变得越来越生动、具体。7.拓展训练:将“小鸡吃虫子”这个句子说得更具体。(二)读一读,加上标点,再抄写最后一句。1.过渡:(动画出示卡通版的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小朋友们,符号家族最近吵个不休,你们能当小法官,帮它们找到各自的位置吗?(1)课件出示书中的句子。(2)学生尝试填标点。(3)学生汇报。2.教师相机讲解标点的用途。(1)感叹号表示感叹语气。(2)问号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多表示疑问语气。(3)句号表示完整地陈述完一句话。3.抄写最后一个句子,比一比谁写得既漂亮又规范。第二课时一、展示台1.导入:(课件出示各种食品的包装袋)你们瞧!汉字宝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2.鼓励学生小组内读一读,看谁认识的字多。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记屏幕上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4.同桌间交流识记自己带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5.引导学生拓展识字渠道:除了书本和食品包装袋,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生字?6.小结:字宝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们用心,就能找到它们。现在开始,咱们比一比,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识字更多。二、日积月累1.出示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1)指导学生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