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中国近代科学小说 一、科学小说与科幻小说 学界普遍认为近代的科学小说就是西方的科幻小说,笔者认为此论点值得商榷。要想理清二者之间的不同,首先得从概念上加以区分,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幻小说呢?美国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文学,它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方面发生的变革和所能达到的水平的反映。”不可否认,科学幻想小说具有科学性,但在中国近代,人们出于普及科学知识的需要,更多地借助科学小说来宣传化学、物理、医学、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实际上让科学小说缺乏了科幻小说中幻想的成分,而成了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这就使科学小说肩负了本不应有的重任。阅读清末民初的科学小说,很多的篇章都很像现在的科普小说,借助文学的形式谈论科学的起源、化学试验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假如给近代科学小说归类的话,应该归入科普小说的行列。当然,近代科学小说中也有一些作品比较接近西方科幻小说的标准,是较成功的仿作或创作。 为什么要将近代科学小说归属的问题单独提出来讨论呢?因为要论说近代科学小说各方面的特征,就必须明确它的科学性与幻想性的问题。 实际上,真正的科幻小说并不能完全用来承担科普读物的重任,因为科幻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更多采纳“虚构”的艺术手法,作品中夹杂了大量的幻想。科学知识并不是科幻小说要表现的主体,作家创作时更多地注意到了以小说来反映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还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的关系,都是创作者们重笔浓墨描绘的主要方面。科学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陪衬或背景,这一点与宣传科学知识为主的科普作品有根本的不同。而科普作品借用简单的人物和情节,旨在表述一种科学现象或者宣扬科学道理,文学作品所看重的虚构法则在这里是极少使用的。 其次,科幻小说中对于未来的描述,也仅仅止于一种幻想或一种基于现存可能性的展望,并不是现实世界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或者是未来社会一定会发生的事。即使如科幻名家凡尔纳作品中所描述的事件,虽然有一些在现在的社会中得以成为事实,但在凡尔纳写作的那个时代,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他也只是根据当时的科学进展状况对于未来做了合理想像而已。而科普作品则相反,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知识,是经过科学家们验证的真理或是未来可以被证实的推测,因此它是充满真实性的作品,和科幻小说中的“幻想”是不可等同的。让我们返观中国近代科学小说的创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作品只能视为科普小说的范畴,真正意义上能与外国作家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