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中毒事故分析急性中毒事故给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就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职防所和上海公共卫生学院近 20 年间所救治的 679 例石油化工作业工人急性化学中毒的情况作一分析,以便总结以往的经验和不足,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1 资料来源 全部资料取自上海医科大学 1977 一 1997 年门急诊职业性急性中毒病人的在登档案,整理后共得资料完整者 679 例。2 结果2.1 分布情况 679 例病人中男性 589 例,女性 90 例。年龄 18-60 岁,其中岁 167人,占 24.6%;>40 岁 87 人占 12.8%。按中毒年份 分,1977 一 1983 年发生 255 人次(36.4 人次/年均);1984--1990 年 232 人次(33.1 人次/年均);1991--1997 年 192 人次(27.4 人次/年均)。按中毒严重程度分,接触反应 334 人,占 49.2%;轻度中毒 269 例,占 39.6%;中度中毒 37 人,占 5.5%; 重度中毒 39 人,占 5.7%,其中有 8 例死亡,占总中毒人数1.2%02.2 中毒作业工种类别679 例中毒病人中以操作工、检测、修理工为主,共 453 例,占66.8%,其中操作工多于检测、修理工,占 60%。另有消防人员 89 人占第三位。2.3 中毒发生时间 正常生产期间发生中毒 3%人次,占 58.3%;事故抢修期间发生 161人次,占 23.7%;停产检测、修理期间 122 人次,占 18%.2.4 中毒化学物种类 造成 679 例病人急性中毒的化学物种类较多,达 55 种。主要有氰化物、硫化氢、甲醛、硫酸二甲酷、氯气、氮气、苯、二甲苯等。其中由氰化物致急性中毒 232 人,占中毒总人数 34.2%,为第一位。2.5 多人中毒事故 发生 3 人以上多人中毒事故有 40 起,共 258 人,占中毒总人数的38%,其中每起中毒 3-4 人事故 28 起,共 94 人次;5 一 10 人事故 11起,80 人次;10 人以上事故 1 起,竟达 84 人。2.6 中毒原因分析 中毒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类: ① 工作疏忽 26 例,占 3.8%(工作中因思想不集中,导致开错阀门、化学物品灌装溢出等); ② 意外事故 223 例,占 32.8%(管道破裂、阀门泄漏、化学物燃烧等); ③ 违章操作 430 例,占 63.4%。3 探讨 本文分析结果显示,石油化工企业职业性急性中毒病人以中青年男性操作工,检测、修理工为主,他们多为生产一线的劳动主力,接触各类毒物的机会最多,是急性中毒防范的重点对象。造成急性中毒的化学物以氰化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