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生产的职业危害与预防纯碱学名碳酸钠(Na2CO3),俗称苏打或碱灰,纯品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成强碱性溶液。纯碱是重要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造纸、玻璃、纺织、冶金、皮革、洗涤剂等工业,也用作食用碱。纯碱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氨碱法的工艺流程是:原盐制成饱和盐水,加石灰乳除去镁盐后,送入除钙塔用碳化塔尾气(含氨和二氧化碳),再将钙盐以碳酸钙形式沉淀出来。精制后的盐水送至吸氨塔制成氨盐水,再送入碳化塔用二氧化碳气(石灰窑气和煅烧炉气)进行碳化,生成碳酸氢钠结晶,经过滤、分离、煅烧后得到纯碱。各步反应为:Mg2++Ca(OH)2→Mg(OH)2↓+Ca2+(除镁)Ca2++(NH4)2CO3→CaCO3↓+2NH4+(除钙)NaCl+NH4HCO3→NaHCO3↓+NH4Cl(碳化)NaHCO3→Na2CO3+CO2↑+H2O↑(煅烧)联合制碱法可不用石灰,取消了石灰窑、洗涤塔和蒸氨塔等笨重设备,增加了合成氨生产,可联产氯化铵(是水稻的优良氮肥)。职业危害 纯碱生产是化工之中职业危害相对较轻的行业,其职业危害以机械损害、灼伤粉尘和噪声危害为主,但也有爆炸中毒的可能性。机械损害——石灰石、煤、盐等原料输送加工过程,压缩、过滤、煅烧、包装运输等过程当中,运转的机器常发生使人致伤、致残、致死的机械损害事故。灼伤——常常发生石灰、石灰乳、氨盐水、氨母液对眼和皮肤碱性灼伤的事故。石灰和石灰乳即使少量进入眼中,也往往引起结膜水肿和充血。石灰糊对眼组织的作用较持久,而且石灰糊往往粘附在湿眼球上,因此对视力影响特别大。皮肤碱性灼伤的面积特别大时,若处理不及时或失当可致死亡。石灰对皮肤慢性影响可有皮肤干燥、变硬、皲裂等。粉尘——原料处理和成品包装岗位粉尘危害较重,碱性粉尘可刺激呼吸道,引起鼻炎、气管炎,甚至引起化学性肺炎。噪声——鼓风机、压缩机、离心机(过滤机)、粉碎机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可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爆炸和中毒——尽管不常见,但有可能形成爆炸和中毒的条件。如盐水除钙所用的碳化尾气中含有大量氨,亦可能带入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少量其他可燃气体,均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在槽缸塔死角处积存,遇点火能源可发生爆炸。除钙、吸氨、碳化岗位(尤其是检测、修理时)应当注意氨中毒和二氧化碳窒息。安全措施1.接触石灰、氨盐水、氨母液、石灰乳的员工,工作时应穿戴防碱工作服和手套,戴防护眼镜。在石灰和纯碱粉尘严重的岗位工作,还应戴具备风挡框的防护镜。2.在上...